《The Future Never Looked So Good》張簡士揚 Solo Exhibition
奇想會 Whimsy Works全新展覽,邀請到藝術家張簡士揚,透過如真似幻的場景色調,帶來與他者、時空共同譜寫的童話語言,呈現個人展覽《The Future Never Looked so Good》。
張簡士揚的繪畫主題,看似描繪日常生活情境,卻又以敏銳纖細的眼光,探討時空的游移與彈性,作為華特迪士尼大中華區特聘藝術家的他,也曾與多個世界品牌合作,而他的創作靈感大多源於自身對當代生活的觀察和想像,是日常生活和超現實想像的結合。
或許每個人都曾有這樣的經驗:當你凝視著一支落單的衣架、一件牆角的花瓶、或是一團陌生的煙霧,思緒便墮入了另個維度。記憶在此支撐著奇異的心念幻象,不由得懷疑這是曾經發生過的虛擬現實,還是極可能成真的超未來時空,而張簡士揚的創作動機便來自於此。
透過張簡士揚的作品,可以發現他的思路跳躍不羈、總是展現獨樹一幟的人文關懷,筆下的創作卻也如同設計製程般嚴謹,兩者看似衝突卻又融合,張簡士揚也說道:「跟現況發生衝突或矛盾的情況,通常都會激發我產生更多的想像。」
關於這點的詮釋,就如同他在過往眾多作品裡,總會描繪古人從事當代活動,但在這次展覽《The Future Never Looked so Good》,張簡士揚就提出了「窗」這個古典元素,且不再在意古今場景的界線消弭,反而更進一步,以當下人類所擁有的日常科技能力去擁抱時空的疆界。他首度釐清:「我才明白,『穿越』並非是我創作的主軸,記憶與日常事物才是,透過窗景,我們能夠連結。」
窗戶引入了光源,框取了可見的視界,讓意識與想望延伸,在他的新作當中,窗景改以手機、智能手錶等各種穿戴式屏幕呈現,這些畫面不單單只是創作者一人的觀看視角,還代表了當代人群於虛擬雲端的集體展演和分享,不管是直播、視訊、即時動態,雲端的即時呈現成了當代人文風情的載體。
而若是仔細欣賞張簡士揚的作品,可以發現古人、太陽眼鏡、當代生活等經常性的出現於作品之中,關於這點他解釋:「古人象徵打破時間是線性的觀念,太陽眼鏡則是可以看不出年紀與人種,當代生活是和現在生活連結的方式」,像是展覽中的作品《switch tennis》背後創作的動機,就是隨機與線上的參與者一起打球,但對方是誰、來自哪裡一點都不重要。
此外,人類意識與活動之間的觸發關鍵,亦是張簡士揚想透過繪畫探究的命題。經典電影《Before Sunrise》中,男主角一席關於他相信靈魂轉世並四散成碎片的發言,曾給了他相當的既視感。
他認為每個人在這世界上總會有機會遇到與自己特別投緣或獨具心電感應的瞬間,這些遭遇,很有可能是碎片與碎片的再度相遇;每一個當下的自己,也都與過去的自己有所連結,只不過在沒遇上之前,誰都沒料到這竟會成真,這就如同展覽作品《跨時空交流》的創作動機是相信每個人的存在都是自己與過去的連結體。
而法國電音團體Daft Punk成員Thomas Bangalter在解散之後所發表的看法:「我們一直都站在人性這邊,而非技術那一面......我最不想成為的就是機器人。」同樣也解答了張簡士揚繪畫中總是援古證今的姿態。
在AI與人性之間,他選擇揣摩人們情感與依戀的出口,這點也反映在張簡士揚創作《Human After All》的過程中,在AI是否取代人的議題下,人性與科技應該有所區別,人性和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這次展覽《The Future Never Looked so Good》的作品裡,各種穿戴式螢幕畫面的溝通方式,呈現了當代人的觀看方式和習慣,就好像以前的人打開了一扇窗,引入了光源,框取了可見的視界,也讓意識與想望無限延伸,透過這些科技產品和這世界互動並產生新的連結。
張簡士揚藉著畫面物件虛實的變化展現不同的節奏感,省略了過度描摹的場景而帶來開放式的張力,因此在畫布上遊歷的,不再只是自身獨有的私人經驗,而是與他者、時空所共同譜寫的童話寓言。
︎張簡士揚
張簡士揚 個展《The Future Never Looked So Good》
展覽期間|2024.03.09 - 2024.03.31
時間|13:00至20:00(週二公休)
地點|奇想會(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21巷7號)
門票|入場費為低消飲品一杯
Whimsy Works Gallery
Open 13:00 – Close 21:00
No.7, Ln. 21, Sec. 1, Anhe Rd., Taipei